寫在休學之後(二): 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問

下週就要入伍了,沒意外的話腦袋會變鈍不少,趁當兵前來火速更新一篇休學系列的文,整合一下最近的想法。這次寫的東西很單純,就只談一個行為:問問題。

它是貫徹我二十年來所做決定的極為重要的行為,也是休學後我覺得對我最有幫助的能力和態度。如果要抽離出更上層的概念,我問的問題主要是源自好奇心,這是在我反覆思考後許久所發現到的、也是決定我這個人一切行為的核心因素,未來有機會再開一整篇去談它。

這篇希望把東西聚焦在問問題能產生的一些價值:過濾資訊、理解事情、解決困境等,透過一些我經歷過的具體情境去解釋它的重要性。雖然裡頭的道理很簡單,但我長期觀察下來發現:越是聽起來簡單的道理,大家越容易覺得不重要,執行力也越差。所以希望這篇文能起到一點警惕的作用。

問問題的動機

由於秉信凡事總有那麼幾個道理,以前只要遇到好奇的,或是想不透的事情,我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問。一般在學物理、數學時,問問題還蠻被鼓勵的。「為什麼要這樣定義?」、「為什麼這個步驟可以這樣推?」、「為什麼這個問題要這樣假設?」、「為什麼這個值可以忽略不看?」,這些問題都弄懂後可以釐清不少觀念,觀念串在一起總能讓理論像燈泡般亮起來。

開始寫程式後概念也類似,只是因為這領域細節繁多,即使很厲害的人也不一定能回答每一個問題,所以最常被我問的對象就變成了 Google、Quora、知乎等,宏觀重要的概念才拿來問人。而當問問題的對象變成這些非人資源時,這個行為就會被很多人稱為「自學」,雖然我其實沒有感覺到本質上有什麼變化,一樣都是自己為了找到答案而去尋找的必經過程。

( FYI:針對自學方式的一些細節,可以參考我高中曾寫過的這篇《物理與奧林匹亞大小事》裡,「解題思路」、「學習方法」、「常見問題集」這三個段落,雖然很多想法現在有了改變,但根本的方法是類似的)

令人難過的是,同樣是問問題,在某些情景下不會受到尊重。相信大家在小時都問過、抱怨過:「為什麼我要考這我覺得毫無意義的考卷?」、「為什麼學生有義務讀書?」、「為什麼學校要教這個而不是教那個?」、「為什麼我要一直重複做已經會的東西?」、「為什麼你考卷題目要這樣出?這到底想測什麼?」、「為什麼課程要這樣設計?」。只要一問這樣的問題,對方就會覺得我在找麻煩,防禦性的姿態和官方版本的回答隨之出現。繼續追根究底下去,接下來就是挨罵。

即便動機依然是好奇、不能理解,得到的回覆品質卻有如此大的落差。

稍微想一下也不難理解。對學生來說,問了,自己依舊無力解決問題,甚至會被批評不懂事、製造麻煩、浪費時間,還不如不問吧。對老師而言,既然回答這些無法改變現實,那學生就更應該專注在「接受這些限制下」努力做出最好的發揮,而不是想東想西。

最後,當大家都不去發問時,就會覺得當下的行為、當下被制約的規則、當下所處在的系統是理所當然,沒辦法有什麼改變。但我覺得這形成了一股惡性循環,人們的被動才是現實無法改變的主因,很多人卻把自己的被動歸咎於現實。而當大家連「想問題」都不去做時,幾乎就可以直接跟停止思考畫上等號了。

這些長期積累的效應,讓我看到很多人,除了自己真的充滿熱情的領域之外,寧願停止思考、停止發問,也不願承受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給他們的生活造成改變的風險。

明明學校教過、我們在歷史上也見證過,幾十個世紀以來,留存下來正確率最高的理論,都是經過各方高手質問下千錘百鍊得到的結果,而這些結果在未來依舊會繼續遭受質疑,並且可能繼續被推翻。那為什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自己當那個質疑者、開拓者呢?

而在高中時,因為覺得很多的回答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從不認為自己應該專注在課業上,我成績幾乎都在幫忙班上同學墊底。這作法對不對我也說不清,但自己一路以來遇到好運時大部分都算有把握住,所以關鍵時刻上的事情推進都還算順利。

用問題過濾資訊

現在把時間轉回當下。

以前在學時主要的工作是 SOHO 接案,也進過一些不同類型的團隊合作過。休學後因緣際會下得到幾個工作機會,最後在一家已經成立八年的軟體顧問新創暫時落腳。在做的事情基本上是這樣:有些企業或政府有技術上的問題跟開發需求需要外包解決、或是有些沒有技術能力的團體需要專人協助打造需要的軟體、又或是有人單純想找專家諮詢一些軟體領域的資訊等,就會找上這類的顧問公司。

雖然成為軟體顧問並不是我的目標所在,但一方面來說,這個環境可以接觸來自不同機構、不同領域的各式各樣的人,聽他們提出各種不同的需求,對於我渴望的增廣見聞和認識世界還蠻有幫助的。另一方面,這家新創很強調廣泛接觸不同領域的新知,並且即使完全沒基礎,也要能快速學會新技術並拿來解決問題。這剛好跟我的做事理念相當一致,所以就決定在入伍前先進去邊工作邊學習。

幾個月來,有許多時間會和來自不同企業、不同領域的朋友和客戶交流,從員工到經理再到 CEO 都多少會接觸到。這些接觸讓我注意到社會和大學的一個明顯不同:所有的想法理念不論是非善惡,都已經過很嚴密的加工包裝,聽起來全是好的、合理的。

因此去辨析話語的批判思考、整理自身邏輯的能力變得格外重要,也更常派上用場。而對我來說,問問題就是執行這些批判最好也最習慣的方式:只要你邏輯清楚,而對方不能在某些關鍵的點上說服你,那就很有可能當中有些重要的資訊被掩蓋了。

舉例來說,一個很常見的話術是:從 A 推到 B 合理,B 推到 C 合理,C 推到 D 合理,所以從 A 推到 D 也應該合理,可是 D 的想法可能是對你不好的、危險的。為什麼會有這種事呢?我大致是這樣解讀:

大部分的人在做這類的邏輯推演時,跟數學的推演不同,由於概念性的論述總有例外,所以當你從 A 推到 B 成立時,其實是在這個推論中把一部分你覺得可以忽略的例外給刪去了,同理 B 推到 C 、C 推到 D 也一樣。從 A 一路推到 D,每多經過一層演繹,這個推論適用的範圍就越小。若 A 推到 B 的這個推論適用於一萬人,那麼把例外過濾後, A 推到 D 的推論可能就只適用在這一萬人中的十個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看似正確的推論,其實實際上並不怎麼靠譜。

雖然這個例子談的只是個簡單的邏輯,但還是有許多人會被這類話語技巧給迷惑,認為從 A 推到D 的推論也適用一萬人,走入誤區而不自知;謹慎的人會針對每個環節提出質疑,暸解每個論述的適用範圍和精確定義,以及演繹推論的嚴謹性。並且比起執著在收斂出來的、看似很有道理的結論上,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記住收斂結論的過程中做了哪些思考,並試著強化、完備這些思考過程。

當然,在這些場景下會遇到的問題絕不會只來自邏輯。更仔細觀察,我發現很多心理學的技巧在各種情境上會出現,並被某些人利用。像是從眾效應、互惠原則、用行動帶動認知等。要是沒有保持警惕、把大家不敢問的問題說出來,很容易踏進思考的誤區。

對外封閉、固執己見什麼都不聽,無法有什麼成長;在不夠謹慎的情況下接收資訊,則可能會不知不覺被洗腦。因此不論是「被說服」還是「堅信自己是對的」,都不能讓它太容易發生。我們應該要在相信人類都是無知的前提下,用更加嚴格的態度去追問、找尋答案。

最後特別推薦去看一下《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這兩本書,裏頭解析了不少心理和認知方面常見的謬誤,在辨識社會上資訊有相當的幫助。

用問題理解事情

除了拿來辨識跟批判資訊外,問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讓你快速的進入狀況、理解事情的核心。我自己經歷過不少次這樣的場景:有時候在聊天的過程中,針對對方講的東西我想了想,就會接連地拋出問題。幾個問題下來,對方會感到驚訝,問我是不是有事先做功課、查資料之類的。因為他們一些核心的商業模式、盈利策略和某些他們覺得重要的、甚至可能不太能講的東西,在接連追問下很快就被我掌握、觸碰到了。

(當然前提也要是對方願意講。遇到江湖味比較重的老闆時,這可能會讓他們不耐煩、生氣,動盪變化比較低的產業尤其如此。這就是我不太擅長的地方。)

我探究了一下這件事發生的原因,發現自己其實只是針對對方提出來的東西,把覺得好奇的、困惑的、不合理的地方搬出來追根究底,不斷地重複這個過程。就好比肚子餓想吃飯一樣,這種沒什麼技巧的事情任誰應該都做的出來。

我後來察覺事情跟我想的不太一樣。

回想起以前在台大修微積分時,全年下來上課途中的問題,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我舉手問的。一樣也沒問什麼厲害的東西,大部分都只是弄不懂的地方想請教授講清楚點,或是覺得有哪邊講錯了。偶爾我會先悄悄地問身旁的同學,然後赫然發現他們很多人其實也沒有弄懂,但卻沒在當下問出來,怕問了蠢問題導致氣氛尷尬。有些人可能會提一兩個問題,但基本上也不常看到「因為還是弄不懂,所以追問」的情況。

之前講的沒法改變現實、反致挨罵,和現在提的這種怕氣氛尷尬、擔心造成他人困擾等因素,綜合起來便造成開頭所述的情況:太多人除非是在自己很有熱情的領域,否則平常並不怎麼思考、發問,接受資訊後常常沒有經過嚴格的邏輯過濾。不過濾的情況下,有些人乾脆把資訊全吃了,有些人則把資訊全扔了,但總體來講都不是什麼好事。長期以來,自身對於好奇和執著的「食量」大幅降低。就好比你很難叫一個食量低的人,突然間吃下一大堆東西一樣,你也很難叫一個不常思考、發問的人,突然間變得很好奇,什麼都想要問。

用問題解決困境

以前常看到一個議題在討論說,大學辦活動學不學得到東西。最近剛好在工作之餘也接了大學活動的行銷幹部,大致的感想是:總是能學到東西的,但重點在學到多少?學這些東西的機會成本會不會太大?而更進一步去檢視,我個人感覺能學到多少東西,跟活動本身關係比較不大,跟辦活動的人的思考習慣關係比較大。

舉例來說,之前曾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我的一個夥伴突然聯絡不上某個重要的幹部,發訊息也沒有人讀,但一個小時後需要將那名幹部手上的東西上線。從解決困境的角度來看,這時候我會先問「這名幹部現在可能處在什麼情況?」

隨便列出幾個可能的答案:處在沒網路的環境、手機電腦不在身旁、在睡覺、故意斷絕聯繫。

如果對方沒網路,那可能可以做什麼?打電話也許是種解法。沒有他的電話怎麼辦?去社團查以前曾經看過的通訊錄。打不通怎麼辦?也許對方手機和電腦不在身旁。但搞不好他跟朋友在一起,不如到他臉書版上發文詢問一下,期望哪位他的朋友注意到吧。如果他在睡覺,身旁沒有朋友在呢?去台大的抽宿舍名單查一下他住哪裡,然後去敲門看看。查名單時發現不知道學號怎麼辦?去 NTU Webmail 上的搜尋欄可以用姓名查學號。要是他是故意斷絕聯繫呢?這就代表現況無解,必須採取備案了。

然而當時的情況是這樣:大家發現找不到他,又沒有對方的電話,就決定要採取備案了。直到我發現後,才開始執行一個個可能的解法,至少能增加找到的可能性。最終他主動聯繫了,而產生效果的是臉書版上的貼文,因為他當時正在和朋友聊天。

一些類似這樣的小事件其實在大學的各種不同情境下層出不窮,這也讓我發現,蠻多大學生在遇到困境時,當下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怎麼去解決它,而是怎麼在困境消除不了的前提下妥協一個最佳解,或甚至是等著其他人來幫忙解決。這樣的思維跟我在開頭所舉的問問題的例子結構極為類似:

因 — 既然回答這些無法改變現實

果 — 那就更應該專注在「接受這些限制下」努力做出最好的發揮,而不是想東想西

在這類思考的潛移默化下,很多解決困境的能力是很難學到的。

再舉個例子。之前在大學時我有提過一些覺得制度上對學生來說不合理的地方。像是「填了十幾門通識,沒一門選上,或是只選上一門沒興趣的課,這個系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像這樣的論點自然的引起不少人的注意跟討論。有些老師此時會反駁:「當我面對學生時,如果不限制選課名額,教室爆滿幾百人,我要怎麼細心照顧到每個學生?」

當然學生也可以繼續反駁:「如果你眼前的少量學生,並不是真心想選這門課,而是出於沒選上前幾志願但又必需湊齊通識學分,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整個論戰持續下去,最終可能也沒改變什麼。因為許多人覺得自己受到質疑,而被質疑後的反射動作就是反駁,最後變成多方各持意見攻防。然而當質疑出現時,就意味著整個機制很可能哪裡出了問題,若以一個比較好的態度來接受資訊,難道不是更應該試圖去找出問題、去解決它,而不是基於現實困境無法消除的情況下,一直做沒有實質效益的辯論嗎?

以剛剛這個例子來說,我會替當前困境設定的問題是:「老師很努力,學生也很努力,但老師和學生的需求不能同時被雙向滿足到,原因是什麼?」

一樣隨便列出幾個可能的答案:選課系統的規則設定、課程的平均品質、學生的學習態度。後兩者是暫時吵不完的議題,這邊就先不討論。至少光選課系統的規則就可以提出一大堆問題:

一個好的選課系統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這些條件應該隨著時代的演進重新去設定、調整嗎?我們的系統有達到這些條件嗎?怎麼樣的選課模式能產生「學習效果 X 教學品質 X 人數分配」的整體最優解呢?在一堆企業都在引入人工智慧優化內部系統的同時,我們有可能把一些最新的技術引入到選課系統裡,優化雙方的接受度和滿意度嗎?又或是,大家有去重新仔細的考核整個選課的機制嗎?

老話一句,有人可能會說,很爛的選課系統能讓你學到「這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這個道理。我覺得這種話都是廢話居多。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學到東西,但我們應該更關注在要怎麼把學所有知識、道理的機會成本都降到最低,來達成學到東西最多、免去不必要痛苦的結果吧?

尤其學校裡如此多學識淵博的人,有的擅長嚴謹論證、有的擅長演算優化、有的擅長破局思考……這麼多厲害的人在裡面,我不相信這個選課系統,或甚至是整個學校、整個社會的模式沒有辦法在共同努力下提高進步的速度。

但真正在想法上從大格局思考、從解決困境出發,並且「切實執行」的人,究竟有多少呢?

說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有打從心底去問這些問題,又有多少人遭受質疑時,所做的回答只是出於本能的想為自己辯護、想把錯歸咎於環境和現實呢?

我們不能否認現實的強硬和難以改變,也不能否認自己的弱小。但這些都不應該成為我們不去試著改變、提出質疑、解決困境的理由。

厲害的人的思考方式

回頭審視一些我覺得很厲害的人,雖然不能說足夠嚴謹,但我自己有歸納出一些共同的特質:很敢問、很敢說,也很願意拋下面子承認自己的局限、不斷推翻以前的價值觀。把這些敘述抽象化,就是:開放、謹慎、願意在更大的格局上去想事情。

世界沒有義務要像學校一樣手把手把一切教給我們,那些比我們厲害的人都在主動問問題、求取知識,甚至會在很多事情發生前在心中給予猜測,發生後開始核對,並針對和猜測不一致的結果反思原因,很少在遇到困境時怨天尤人。而我們程度這麼差,如果連這點努力也做不到,又怎麼能奢求自己成長呢?

很多人停止思考的另一個理由是想不到解法。然而盲點本就不會出現在你眼前,想不到的解法不代表不存在。我自己遇到的大部分困境,都來自於一些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理所當然,但我卻因為這樣就忘記去質疑它、檢視每個想法的實在性。

溝通為什麼會不對稱?因為有些你覺得對方理所當然具備的觀念,對方沒具備。程式為什麼會出 Bug?因為在你以為每一行都理所當然照你所想執行的程式碼裡頭,有地方不小心疏忽漏想了。物理定律為什麼會被推翻?因為過去人們設定的理所當然的假設,可能打從一開始就有謬誤。

人生來的基因和直覺會記住過去千年來累積的經驗,進而對未來的行為作出判斷。但當時代在進步、知識和思想用超乎想像的高速不斷迭代的同時,大腦習慣的直覺思考就越不適用於當今狀況。而我相信最終能解決問題的,都是那些持續挑戰自己直覺、提出質疑、在沒解決前不願意善罷甘休的人們。

結論

從開始到現在,我談了問問題的動機、問問題對過濾資訊、理解事情、解決困境的重要性。我也談到我自己的觀察,認為非常多人會忘記思考、不願意去問問題。這些人試圖解決困境時的出發點常常沒點在要害、針對質疑總以反駁為主。這些人散佈在你我身旁,也可能包含了你我本身。

那該怎麼辦?

我覺得只能隨時堅信一個想法:我們很笨,我們很弱,我們程度很差,我們不理解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

但我們很好奇,熱切的想要弄清楚自己不能理解的、沒接觸過的事物;我們也很謹慎,不希望被顛倒是非的思想給洗腦。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問、不斷地回頭檢視、不斷地拋開成見、不斷地遠離舒適圈。

我們必須不斷地推翻過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