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
Heptabase 上禮拜天(5/15)剛滿一歲。這一年來一共經歷了從零做出 MVP → 一個用戶 → 十個用戶 → 一百個用戶 → 第一筆天使投資 → 錄取 YC → 第一次發薪水 → 一千個年費用戶 → Breakeven → 完成種子輪籌資。每次達到一個里程碑後,就要馬上瞄準下一個里程碑,感覺像在邊修理飛機邊開飛機一樣,一刻不能鬆懈。
最近美國聯準會升息、科技股表現不佳,很多人都說資本寒冬要來了。YC 寄信要求旗下所有公司以 Default Alive 為目標(錢燒完之前達到 Breakeven),做好長期備戰、確保公司在不需外部資金的情況下可以至少生存兩年。
我看到網路上有人稱接下來兩年是新創淘汰賽,這我十分同意。會害怕嗎?我其實相當興奮。因為雖然 Heptabase 有接受 VC 投資,但是從經營 Heptabase 的第一天起,我就把不靠 VC 也能存活當作首要任務,這一年來一直以 low burn、high retention、high revenue growth 為經營原則。
在此時此刻,Heptabase 已經做到 Positive Cash Flow,MRR monthly growth > 25%,Cash/Burn Runway > 10年,創辦人持股 > 80%。我們只用 3-4 個台灣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其他歐美的筆記軟體公司用 8-12 人花超過兩年仍未做到的事情。
所以我並不擔心這次的資本寒冬。如果那些需要靠 VC 才能生存的公司會在接下來的新創淘汰賽中被淘汰,那就意味著我們只要維持 low burn、high retention、high revenue growth 的方針,專注在做產品、與用戶對話、持續地成長,眼前的許多競爭和雜訊就會隨著時間自然消失。
對很多新創公司來說,接下來兩年是最壞的時期。但是對我們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