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Relocation: Taipei vs London
在過去十年,我有大約七年的時間住在台北、一年半的時間住在倫敦,這二個城市對我來說都已經算是熟悉的家了。以下是我對在這二個城市居住在不同面向上的評價:
飲食:台北完勝
- 餐廳:台北完勝。
- 在價格上,倫敦的普通餐廳隨便一餐都要二十磅左右,大約是台北的 2-3 倍。換句話說,若想在倫敦達到和台北相同的外食頻率,那麼稅後收入至少需要達到台北的二倍。
- 撇開價格不談,如果你喜歡東亞料理(中、日、韓、台),我覺得以台灣人喜歡的口味來說,台北餐廳的食物品質絕對是完勝倫敦的。這裡的完勝是指在東亞料理這個類別中,台灣當地的中價位餐廳很多時候是比倫敦當地的高價位餐廳還要好吃的,有些品項(例:牛肉麵)甚至已經不是好不好吃的問題了,而是根本吃不到。
- 當然,倫敦的食物也並非毫無優點。這裡東南亞料理(泰、越、印)、西亞料理(伊、黎、土)、北非料理(埃、摩)都有不少選項,其中東南亞料理聽說評價還不錯,但因為我不常吃所以無法客觀評價。如果你喜歡的是西式料理,在平價的區間上我還是更喜歡台北的一些,但是當你把預算不斷拉高時,就會發現倫敦有許多台灣吃不到的高級西餐。只不過對我這種喜歡吃飯、吃麵、喝湯的亞洲胃來說,這些加分項還不足以扭轉我對倫敦整體食物的評價。
- 超市:平分秋色。
- 倫敦超市的食材價位跟台灣全聯差不多,有些甚至更便宜。我很喜歡它會把各種成分標示清楚,而且除了普通食材以外也會販售一些運動後可以吃的代餐、蛋白棒,或是可以直接微波食用的餐盒,不過這些餐盒論好吃程度還是比不上台灣的便利商店。
- 夜市、小吃、速食:台北完勝。
- 倫敦根本就沒有夜市和小吃可言。至於速食(麥當勞、肯德基)的部分,我這輩子真沒想到有一天會吃到難吃的麥當勞和肯德基,吃過一次不會想再吃第二次。當然,難吃的速食也是有好處,就是讓你比較少吃垃圾食物。
居住:台北勝
- 成本:台北完勝。
- 如果單純只是要租房的話,倫敦的房租、水電、生活用品都比台灣貴不少,房租至少貴二倍以上(買房就另當別論,台北太誇張)。此外,能在倫敦正常生活的收入會被課的所得稅率,比能在台北正常生活的收入會被課的所得稅率高出許多。
- 治安:台北勝。
- 倫敦感覺太晚就不太適合出門了,白天的市中心聽說也要小心被搶手機。
- 市容:倫敦完勝。
- 倫敦有非常多漂亮的歷史建築、公園綠地和知名景點,走在路上看著心情其實挺不錯的,台北的建築相較之下我覺得就沒那麼好看。至於街道整潔度的部分很取決於你住的地區,但整體上我覺得台北的街道稍微乾淨一些。
- 天氣:倫敦勝。
- 雖然倫敦在國際上常被說是雨都、天氣差,但我覺得那是站在其他國家的立場來看。如果只跟台北比較,我覺得台北不管是雨勢、雨量還是下雨的頻率都比倫敦高,至少在倫敦我非常少遇到台北那種傾盆大雨。在夏天和秋天時,倫敦的天氣非常清爽、日照時間也很長,但是到了冬天和春天時,倫敦則會變得非常冷,太陽也很快下山,這段期間反而是台北的天氣更好。
- 實體商店:台北完勝。
- 台北給人的感覺就是不管想買什麼都能出門走路十分鐘內買到,而且大部分的店的環境都很不錯、店員也都很友善,會讓人有想逛的感覺。相較之下,當你想在倫敦買東西時,很多時候不確定附近哪裡買得到。
- 網路商店:倫敦略勝。
- 倫敦因為有 Amazon,想買什麼東西都可以上網挑一挑一鍵下單隔天送達,所以其實還真不太需要出門買東西。台灣的網購也蠻發達的,但效率還是稍微差 Amazon 一點點,我覺得純粹是 Amazon 太強了。
- 醫療:台北完勝。
- 倫敦有分公共醫療和私人醫療。公共醫療是免錢的,但是效率極差,很多人生病可能要排好幾個禮拜才看得到醫生,如果真的很嚴重的話要去掛急診,現場需要等好幾個小時,後續轉診也要等幾週。至於私人醫療的體驗好很多(但也只是跟台灣一樣好),通常可以當天看到,但缺點就是隨便看個病、領個藥可能就會花到快一百磅。當然如果公司有提供私人健保的話,這部分負擔就會減輕非常多。
- 行政:無法比較。
- 論「臨櫃的行政效率」,我覺得台灣可能有到世界第一的水準。不過倫敦有不少政府系統都已經 E 化了,所以我到這邊還沒有去任何臨櫃辦過事情。
行動:倫敦勝
- 捷運:台北勝。
- 倫敦的地鐵還算發達,但地點站和車上座位沒有台北捷運那麼乾淨,而且在車上絕大多數時間都沒有手機訊號。
- 公車:倫敦勝。
- 倫敦的公車坐起來比台北的舒服,而且感覺什麼地方都到得了。
- 支付:倫敦勝。
- 在倫敦出門基本上完全不需要用到現金,你把銀行卡綁在 Apple Pay 就可以做你想做的所有事情了(搭車、飲食、購物、…)。此外,倫敦的網銀是我這輩子使用過最好的網銀,我用的 Monzo App 介面超級美觀,速度快、功能豐富易用,還能幫你追蹤、分類和分析所有的花費跟訂閱服務。自從來倫敦以後我就沒再記過帳了,我的網銀直接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理財公能。
娛樂:平分秋色
- 藝文場所:倫敦完勝。
- 倫敦的藝文場所和活動真的是非常多,有一堆博物館、音樂劇和知名歷史景點可以看,而且都非常好看,有種活在歷史裡頭的感覺。
- 運動場所:倫敦勝。
- 倫敦有非常多公園綠地,很多公園裡都有網球場、足球場,線上預約付個錢就可以使用。台灣給我的感覺是成人用的球場比倫敦少,想打球很多時候都要到國高中的球場去打,許多能從事的運動也都以室內為主。至於健身房的部分,感覺倫敦和台北都蠻多的。
- 生活服務:台北完勝。
- 對我這種上班常久坐、下班常運動的人來說,有時會需要去找運動按摩師/整復師幫忙放鬆肌肉,我覺得台灣的按摩整復師技巧實在比倫敦的好多了,而且價格也比倫敦便宜許多。
- 朋友圈:台北完勝。
- 好像不需要解釋,人在家鄉就比較容易約學生時期的朋友出來吃飯、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