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休學之後(三): 長線藍圖
我目前對於「怎麼過接下來一年的人生?」能給出最好的答案。
我喜歡計畫。
每當我有新的目標時,我會搜集大量資料,對它們細部分析,制定出覺得無懈可擊的計畫。如果目標是登陸火星,周遭的資源就是我打造火箭可用的零件,資料是我飛行時的燃料,計畫則是我的航線藍圖。
在我從一個普通的物理愛好者,轉變到決定要準備物理奧林匹亞時,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析資料。我首先花了好幾天,將能接觸到的所有考古題和教材看過一遍,細部分析這些題目的思想源頭來自哪些書籍、哪些理論,進而暸解這些比賽究竟想測驗學生什麼東西。接著詢問得獎過的學長姐,暸解一下這個競賽最厲害的選手群大概處在什麼樣的水平。最後評估我的自身能力和成長速度,確認手邊擁有的資源清單,並計算出距離比賽前實質上有多少時間可以準備,為此我得犧牲哪些東西、又能從中獲得什麼。
有了這些資訊,就能算出初步的風險、成功率和預期收穫,由此決定要不要認真比賽。若要認真比,再按照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喜好,設計一個有彈性的準備計畫,讓我能因應新的狀態與認知快速調整計畫;同時訂出一些關鍵指標,方便我隨時檢驗計畫的完成度。
考古題、書籍、理論、參賽經驗、選手水平、自身能力、資源清單、時間成本……這些就是撐起「物理奧林匹亞準備計畫」的關鍵資料。透過把不同資料間的相互關係理清,制定計畫並全力執行,我從國中理化吊車尾的學生變成高中物理全國前十的選手。
除了準備競賽以外,這種思維模式也讓我在這幾年陸續產生「班際足球奪冠計畫」、「一學期一百道菜計畫」、「網路遊戲開發計畫」、「得到 App 專欄學習計畫」……等各種不同類型的計畫。它們有的大、有的小,有些執行的成效很高,也有些虎頭蛇尾。但不變的是裡頭的計畫思維,一步步實踐、調整計畫的過程總是讓我樂在其中,而這些經驗更讓我有不少成長。
後來,我休學了。
離開大學,也需要計畫。
跟以往不同的是,過去我在計畫時,往往有個明確的目標,我總是知道我的火箭最終要登陸哪顆星球。但「休學計畫」卻沒有所謂的終點。陳列在眼前的是許多不同道路,每條道路通向的目的地截然不同:
面對工作機會,要接受薪水最高的那個,先存一筆錢再開始找尋方向;還是選擇能力和公司文化最好的那個,向高手同事學習、成長?
面對兵役,要直接把四個月服完一勞永逸;還是用報考學測指考來延後役期,替現在的自己爭取更完整的時間?
休學的上限是兩年,兩年後要從此不讀大學,直接開始下一段人生;還是把這段時光拿來體驗、厚實自己,最終復學完成學業?
這個計畫的格局,是過去無法比擬的。它需要考慮的資料量非常大,也更加抽象:自己的內心渴望、能力成長、家庭壓力、感興趣的事物、財務管理、身體狀態……這讓計畫的難度提高了一個層次。而在經歷公司跟軍隊的洗禮、參與各種研討會與活動、接觸到其他休學生和自學生、累積大量的書籍閱讀後,我逐漸進入認知爆炸的狀態。很多觀念完全翻轉,很多事情要重新調整。
有些東西,現在覺得是對的,下一刻便覺得是錯的,再下一刻又再次覺得它對;同樣的事情,站在不同的面向去看它,得到的結論會完全不同;很多我以為我懂的東西,結果發現我其實不懂。這類的體驗愈來愈多,使得我現在就算遇到聽起來簡單的問題,也必須思考很久。
離開大學九個月,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你未來到底想做什麼?」,而我至今仍回答不出一個具體的答案。但經過長時間的沈澱下,我總算將我的「休學計畫」制訂出來了。它是我目前對於「怎麼過接下來一年的人生?」,所能給出最好的答案。它可以圖像化成一個金字塔,也可以濃縮成 150 字的長線藍圖。它是這篇文章的主題。
在奔向結論前,先來聊聊「未來」吧。
未來無法預測
「人做事要看長遠。制定計畫時,要懂得長線思考。」
相信很多人的父母、師長是這樣告訴你的。很多人自己也是這樣想的。你相信現在做的努力,在長遠上會得到回報。但是其實事情看多了,自然而然會發現未來是變化莫測、無法預知的。先別說那種十年計畫了,假若要你制定一個具體的三年計畫,你也會發現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以下讓我舉三個我親身的案例:
案例一:我國二時對理化興趣缺缺,論偏好比起物理反而更喜歡化學,成績也不太好。但是接下來三年,不知道哪條神經被觸發,我開始喜歡上物理。高中在物理投入的時間愈來愈多,四大力學也基本上讀完一輪,最後大學讀的是物理系。
案例二:在高中時,我看著我們班資訊社的朋友寫程式,覺得這些看起來像是天書,無法想像那些寫上千行程式的人腦袋是怎麼運作的。結果上大學後,修了 Web 開發、資料結構,自學了一些計算機結構、深度學習、設計模式,入伍前的四個月還在軟體顧問公司工作,每天跟上萬行程式碼搏鬥。
案例三:中學六年我只要遇到社會科就頭痛。對成績要求不多不少,及格就好,有一次學期成績要用三次段考平均算,我分數加起來一百七十九,特地跑去拜託老師不要當我。然而最近,我卻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研究歷史、商業、經濟、金融,被「社會科」裡頭的不少思維給驚艷。這些我當年沒什麼興趣的東西,現在卻發現極為有趣。
同樣地,我國中從來沒想過高中會開始踢球,高中沒想過大學會讀一年就休學,大學更沒想過會在現在退伍。簡單回顧那些我覺得重要的事情,沒有一項是在三年前計畫要做的。更精確的講,沒有一項是在三年前就能「想像」得到會做的。天知道我三年後又會在哪裡做些什麼?
可是這樣的現象又極為正常。因為隨著一個人持續地在成長,想法、格局、思維、決策方式自然也會跟以前不一樣。換句話說,如果現在的想法和三年前的想法完全一致,那很可能說明了這三年期間一點成長也沒有。所以針對長線思考,我問自己的問題並不是:「怎麼有效預測未來並訂定目標?」,而是「在沒辦法有效預測未來的情況下,要如何制定計畫呢?」
選擇一個方向
我認為人在制定計畫要考慮兩個層面,一個是「在眾多選擇中,選定一個方向」,另一個是「在選定好方向後,決定如何執行」。
由於未來無法預期,你不會知道明年會不會突然臥病不起,也不會知道下個月會不會遇到改變你一生的貴人。所以在暴露於大量隨機事件的情況下,我替自己選定的大方向是「專注為自己打造一個有機的綜合能力系統,然後等待機會」。這個大方向的對立面就是「專注於提升一項專業,試圖在這項專業達到登峰造極」。
會選擇這個大方向,背後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在大學時常常覺得自己並不屬於一個「科系」,因為每個不同的領域裡頭,都有著我所熱愛的一面,和我覺得無聊的部分。但同時,我又發現自己並不是一個單純的「雜學者」。我的腦中似乎有個無名的系統,「它」奠定了我挑選書籍的個人品味,奠定了我學習技能的風格。「它」讓我不會想學散文賞析、打網球,而會想學數學分析、踢足球。我發現比起去強化自己的一項專業能力,用心的的去暸解並強化這個無名系統才是我所嚮往的成長方式。
然而,當人沒有一項絕對的專業時,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變成東會一點、西會一點,樣樣懂但樣樣不精。因此我更近一步需要做的,是整合這個無名系統,讓它變得有機。所謂的有機,指的是知悉多項領域,在這些領域具備一定程度的洞察力,同時又能讓不同領域間的能力彼此整合,像齒輪一樣互相咬合、推動。一但整合完成,在每個領域上便能有那些專家所沒有的、自己獨到的想法。
舉例來說,我認為如果一個人既懂物理又懂數學,那麼在處理物理問題時,他有比一般物理學家更好的數學洞察力和嚴謹性。而在處理數學問題時,則能適當的引入物理的實例來輔助,將抽象的數學於腦中具象化。同樣地,我認為如果一個人同時懂技術、懂設計、懂商業,那他就更可能帶動團隊做出技術品質高、用戶體驗好,同時又符合商業需求的產品。
避免過度精細化
在這樣的大方向底下,諸如「未來要做什麼職業」這類問題就沒有那麼重要了。為什麼不重要呢?因為在計畫事情時,基於不確定性,你無法在還沒有啟動它的情況下,就精確知道最後能得到什麼,因此計畫時要避免過度精細化。
用作家寫小說當例子:作家在寫作前會先訂下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寫入想寫的內容,但他們不會在一開始就把全部的故事細節想好。相反的,作家在寫作的過程中常常會有新的靈感冒出來,而他們的專長正是挑選合適的靈感,用熟練的文筆將這些靈感融入到自己訂下的框架中,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對我而言,「打造一個有機的綜合能力系統」就是我的框架,「選擇並學習不同的領域」是我將靈感融入框架的過程,而「未來要做什麼職業」這類明確目標則屬於那些現在無法預期的細節。在面對比較短期的選擇時,像是決定接下來兩個月要做什麼,訂下一個明確目標有助於專注、聚焦,潛在風險也比較小。但面對長期的選擇時,如果太早就在大方向上決定一個明確目標,風險就大很多。
隨著增廣見聞和自身綜合能力的累積,一個人能「想像」到的可能性會擴大,對於未來可選擇的選項會逐漸變多。現在試圖去最佳化一個長期選擇,很可能對十年後的你來看並非最佳,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到時你已經遇到許多更好的選項。想想多少人在上了大學後才發現讀的科系不是自己想要的,再想想多少人在工作一兩年後發覺自己真正的志向而決定轉換跑道吧!要做的並非在長線上一開始就下決定,而是建立許多短線目標提升自己,並試圖在每個好的機會來臨時,因應當下的狀態去評估是否該把握住這些機會。
因此目前我的每一次較為大型舉措,都是以自己綜合能力系統的成長為第一優先。如果我認為此時此刻待在學校會侷限自己的成長速度,那就休學。如果我覺得我進到一個可以有效運用大學資源的狀態,則復學。如果我覺得未來的時間比現在更為寶貴,那就先把四個月的兵役服完。如果我覺得在軍中會消磨大量時間,那就不斷地帶書進去看,榨乾每一滴能促使我成長的時間。
有效執行這個長線方向的關鍵在於盡可能的不讓外在因素干擾到你。當機會還沒來臨時,可能會感到焦慮,但要保持耐心。當其他人早一步把學歷完成,又或是正享受著普通的大學生活時,要學會忽略別人在做的事,專注於自己在做的事。
執行你的選擇
選擇好方向後,在執行層面,我替自己定下了兩個核心原則。
原則一:「把八成精力投入在當下所學,二成精力讓自己暴露在未知的領域當中。」
長年來的學習讓我意識到,很多對當下的我來說極為重要且有價值的領域和資源,並不在我當下內心格局的「想像範圍」內。而我也意識到人很容易不自覺地用自己狹隘的視野去給不暸解的東西建立錯誤的印象。
在我學大學數學前,曾以為數學家就是很死腦筋的想要證明一些很直觀的東西;學了大學數學後,我才發現嚴謹探究數學本質並給予定義,是幫助你解決更加困難的問題的第一步。
在我學會寫程式前,我以為程式設計就是寫一些自動化的工具和演算法來加速人類的運算、輔助日常生活;在我開始寫程式後,我才意識到電腦科學博大精深,既是一種組合的藝術,亦是拆解問題的哲學。
在我接觸商業前,我對它的想像就是有錢人在玩的資本遊戲,還有一些生產消費曲線的平衡;實際去理解許多企業的發跡過程後,才發覺商業案例中蘊含的管理、競合、創新、金融、法律,以及應對世界動盪的方式是多麼的複雜,又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如果我不持續地接觸未知的領域、從不把時間花在一些我當下看不出價值的事物上,那我就少了很多發崛重要資源的可能性。而且術業有專精,我的經驗是任何事情只要願意投注一定量的時間,總是會從上面得到嶄新的收穫。因此我認為至少撥出二成的精力在未知領域上,大量的閱讀不同的書籍、接觸來自不同領域的人事物,並保持開放的心態,不對任何事物抱持先入為主的想法,更能在長遠上增強自己的格局,並學習到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原則二:「建立安全堡壘。」
建立安全堡壘的用意是,如果因為特殊因素被迫改變大方向、必須回歸正常人的生活,那我得事先做好預防,保護自己不受之前的選擇傷害。也就是說,雖然在學習上力求的是綜合能力,但要確保自己在一到兩個領域上面的造詣是足夠深的。同時我也會要求自己,如果現在將一切放棄掉,以工作賺錢為主要目標,我的賺錢能力是足夠的。這就是我給自己設立的安全堡壘。
實踐的守則
大方向不會告訴你在細節上怎麼做會更有效率,你也沒辦法輕易透過大方向去判定某個短期選擇該怎麼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面臨的卻又都是這些細節和短期目標。因此在完成了大方向的選擇面和執行面後,最後需要的是在實施具體作為時所需遵循的守則。在守則層面上,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我自己透過回顧自身的經驗,以及嘗試大量書籍與影片提供的方法,已經找到了幾個適合自己的守則。
守則一:「學一個東西,只在自己想學的時候學。」
人在做一件事時,心態上主動和被動是差非常非常多的。坊間有很多書籍和課程在教你「提升專注力」,但事實上如果你對做一件事有主動的內在驅動力,你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讓自己保持專注。想想當你翻開期待已久的小說時、當你在看一部好看的電影時、當你沈浸在樂團的最新專輯時、當你在研究一個你充滿興趣的領域時,你會自然進到一個對外界隔絕的狀態。你會希望自己能吸乾這些事情的一切,你覺得自己稍微走神一下就會錯過許多精彩的瞬間。
因此比起處於被動防守、努力完成任務的狀態,我選擇讓自己處於主動進攻,由當下內心的渴望去決定自己現階段要學些什麼,用飽滿的情緒去學習,並享受整個過程。
守則二:「同一階段不開超過三條主線,一條主線持續至少一個月。」
從任務執行的角度來看,當同一階段有愈多事情要做時,效率會愈低。因為每當你從一件事轉到另一件事時,都會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有研究顯示,假設你在同一階段執行五項主線任務,裏頭將會有四分之三的時間花在任務的切換上,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真正在執行這五項任務。
但從學習深度的角度來看,人在學習一個主題時最好的要有間隔的學。反覆的經歷「把東西稍微忘掉一點,再把忘掉的東西透過回憶、複習重新想起」的過程,能強化吸收的深度,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因此同一階段交叉學幾個主題,在不同主題間來回切換,每次進到一個主題前花時間回想上一次在這個主題上所學,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綜合這兩個關於任務執行與學習深度的研究,以及我自己實踐之下的經驗,我發現對我而言,在同一個階段開三條主線能讓我進入的狀態是最好的。再多就會反過來降低自己的專注力和做事效率,也因此我很討厭國高中要面臨八九個科目的生活,在大學一學期修四五門課都仍覺得稍多。
所以在我目前日常的時間分配中,是用三條主線搭配兩條副線在進行。主線包含了理論學習、技術學習和語言學習三條,以現在為例,我所安排的是設計模式(理論)、iOS 開發(技術)、英文口說(語言)。兩條副線則包含日常的體能訓練,以及增廣見聞類的活動(例:雜書閱讀、得到 App 專欄、研討會)。
更進一步去看,我覺得要把一個東西學好、學到一個可以靠自己自我修正的程度,需要特別關注時間的量、持續性和品質這三個指標。過去的經驗告訴我,人對一個領域的熱情和能力並不是在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取決於投入的時間量,對此我設定的基本門檻是一個月,或是六十小時。最好的情況是持續地學一個月以上,而不是斷斷續續地現在學一下、兩個月後又學一下。
在提高時間品質的面向上,我傾向在眾多資源中,篩選出自己覺得品質最好的資源組合,然後長期穩定的、不怕枯燥的反覆將時間投入在這些資源組合上,並且不讓自己受到其他瑣事影響,適時的拒絕那些會影響到專注的「機會」。這些是我認為把事情做好極為重要的關鍵。
守則三:「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問,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想法。」
我的很多朋友,特別是那些我覺得厲害的、成長速度很快的朋友,幾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想法:東西學的愈多,愈會發現自己的無知,也愈會感受到世界的廣大和自己的渺小,以及學問的博大精深。「我很笨,我很弱,我程度很差,我不理解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這些是我認為一個持續在進步的人都會有的基本心理建設,它同時也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如果我們那麼渺小,那麼在面臨生活中排山倒海的資訊時,要如何去過濾、篩選?要如何避免自己被意識形態洗腦、建立邏輯辯證上的防護舉措?在接觸新的領域,要如何快速地進入狀況,理解事物的核心?在面對困境時,要如何將困境拆解,逐一擊破解決?要如何確保自己既開放、沒有成見,但又足夠謹慎呢?
我的結論很簡單,開放地接收資訊,好奇地面對資訊,謹慎地過濾資訊,並且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問、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想法,事情就會逐漸變得更加清晰明瞭。畢竟沒有人能做好萬全準備,也沒有人能準確預期到未來走向。好東西、好想法並非一開始就是完整的,往往都是經過不斷迭代、修正後造就的。
守則四:「保持健康,確保自己有規律運動、飲食和充分休息」
我以前有時候一投入在工作或學習時,就會變得廢寢忘食。因為不想浪費掉任何時間和那些一閃即逝的靈感,總是邊吃飯邊想問題,晚上睡覺時突然想到解 bug 的方法就衝下床,直到三四點解決完問題才睡。但是長期下來這讓我效率降低、壓力變大、專注力變差,需要更多的睡眠,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樣的經驗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當兵為數不多的好處,就是每天晚上九點半就寢,早上五點半起床,有著規律的運動、飲食、休息。當生理時鐘適應完成後,醒著時的精神便比以前好上很多。當然,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我退伍後就改成十二點就寢,八點起床。但總體而言,保持自己在一個健康的生理和愉悅的心理狀態,該休息、娛樂時就犒賞一下自己,精神好的時候就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是讓效率事半功倍,路程走得更長久的關鍵。
總結
將以上內容總結,就是我制定的長線藍圖:大方向是打造有機的綜合能力系統並等待機會,將八成精力投入在當下所學,二成精力讓自己暴露在未知領域,並建立安全堡壘。日常實踐時,一個東西只在自己想學的時候學,同一階段不開超過三條主線,一條主線持續至少一個月。習慣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問,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想法。保持健康,確保自己有規律運動、飲食和充分休息。